第120节
chap_r(); 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民间的那些声音他尽可能地不听不看,而是全副心神都放在如何打一场大胜仗之上。在李洵的刺激下,再加上确定了北戎那五万多的兵马不会再回来,他便下定决心要出兵夺回天沙城。
为了掩人耳目麻痹敌人,他特意封锁了自己已经醒来的消息,秘密招来魏平光和禁军统帅颜纲这两大心腹,命颜纲亲自率军突袭天沙城,而魏平光代替他这个皇帝发布密诏,让沿途郡县协助颜纲补充军需,以及为后续出兵做其他准备工作。
“若有人不听密旨,不必纠缠,一切以效率为先,不必拘泥于任何手段。”
他的意思很明显,若沿途郡县效率低下或者不配合,颜纲可以用任何手段去获得军需,保障速度。
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只有采用北戎一样的军需补给方式,才能在行军速度上与北戎比肩。
他晕倒的消息传出去,北戎以为大启陷入混乱,是绝不会想到他们会在此时主动出击的。这正是他们必须好好把握的机会!
颜纲听到他这吩咐有些惊讶,可他是皇帝最忠心的爪牙,闻言并没有什么犹豫就应下来了。
倒是一旁的魏平光心中默默叹息,却也没有出言阻止。
皇帝昏迷的情况下,只靠他这右相,确实难免有郡县怠慢,只有允许禁军像北戎一样一路劫掠获得粮食,才能保证行军速度。
私下里,他又跟颜纲叮嘱,让他一定注意把控好军队,只取当时军需,决不可过分放纵劫掠。
颜纲应下,说到时候实在万不得已,也只会派一个营去索取军需,不会让此事乱了军心。他这才稍微放心下来。
听闻了父亲的话,七皇子也彻底放松下来。
他应该相信父皇的,这么多年来,父亲一步步收拢权柄到如今大权在握,何曾出过什么差错。
母妃曾经教导过他,身为皇子,最忌讳的便是过分发展自己的势力,引起皇帝父亲的忌惮。
父皇如今大权在握,他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要静等父皇的安排即可。
*
此时独居钟粹宫的六公主,却没有她弟弟这么好的心态。
听闻李洵接连攻克北戎两大部落,歼敌六万余的消息,她心中不由自主生出了强烈的不安。
因为如今事态的发展,明显与书中的剧情有些脱轨了。
她很清楚,书中与北戎的战争打得艰难,那一段时间的皇帝男主和女主都为此备受煎熬,直到最后北戎方面主动停战和谈才好起来。
书中的大启,绝对没有打过这种级别的大胜仗。
更何况,打胜仗的还是原本应该被炮灰掉的大皇子李洵!
如今皇后党都倒了,大皇子派的大臣们也尽数归附她父皇,李洵明明也应该被圈禁才对,怎么可能发展出如此强大的势力?
穿越多年来,她一直笃信自己拿的人生赢家剧本,肆意妄为也没关系,反正她弟弟最终会成为皇帝。
可如今,父皇昏迷,大皇子的势力如日中天,她真的不敢保证事情还会如书中一样顺利了。
第93章
刘渊带着亲兵, 行走在鼎德的街道上。
虽然鼎德是座边城,但在他与麾下士兵们的守护下,鼎德从未被北戎攻破, 也未曾遭到过劫掠。
相对于其余边城,它曾经算得上繁华, 百姓们也安居乐业。
可如今,处处都透露着萧条的气息。
见势不对的大户们早就逃了,剩下的只有士兵家眷和无力远逃的普通百姓。
或许他们都对他这个大将军寄以厚望, 想着他像是曾经的无数次一样驱走北戎兵, 所以迟迟不愿意抛下自己的家园。
到后来,就是想跑也跑不掉了。
从去年开始,因为北边被北戎袭扰, 能耕种的土地就少了很多, 如今城中虽说尚且有一部分刚刚收割的粮食, 却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更糟糕的是盐,鼎德不产盐, 只能从南边进货, 存量本就不多,如今南边被封锁一两个月,城中已经开始缺盐。
军中消耗巨大,同样缺盐。
三天不吃盐, 人就会虚软,这对打仗的士兵是大忌。
没办法, 刘渊只能尽可能地向城中百姓买盐。
得知军中缺盐, 城中百姓自发地把自家的盐贡献出来, 说是军中的士兵们要杀敌, 绝不能缺了盐。
当军中伤员太多照顾不过来, 他发告示征招百姓来照顾伤员的时候,许多百姓踊跃前来报名,很多人还主动提出不要报酬。
甚至没有包扎的布,他们便把自家最珍视的衣服拿出来剪开给士兵们包扎,北戎兵攻城时,城墙上到处都是主动上来帮忙承担运输工作的民夫。
军中没有了石弹,他们便搬着自家的石墩子,厚菜板来充当滚石,没了火油,他们便拿出自家珍藏的菜油猪油。
众志成城,所有人都在为守护家园竭尽全力。
一路走过,忙碌的百姓们时不时跟他打招呼:
“刘大将军!”
“刘大将军好!”
看着这些朴实友善的笑脸,刘渊心中沉甸甸的。
这些人是如此全心全意地信任着他们,他多想能守住鼎德城啊,他的士兵们更是为此不顾性命,义无反顾地牺牲着。
可打仗的事,却不是空有意志就足够的。还需要人力,物力,天时地利。
正面野战战果惨烈,防守方面他们便竭尽全力,也曾派出敢死的勇士前去偷袭试图破局。
可最终却收获甚微。
一方面是他们的人大多数都夜盲,晚上不能视物,可那些北戎蛮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哪怕在晚上,也眼睛很好使。
能夜袭的人选很少。
另一方面,即使烧了北戎的军营军需,他们也能直接去抢附近的城镇,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太大杀伤力。
能用的办法他都用了,却始终无法摆脱困局。
也就是最近,北边的北戎大军突然撤退,南边的北戎军没有那种可怕的投石机,他们也能从尚无北戎兵封锁的北部搬运一些守城的材料回来,情况这才稍微好些。
可北边到底是太贫瘠了,很难长期获得军需和足够的粮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么下去,鼎德还能撑多久。
他也不是没想过拿下天沙城,可那阻隔的山脉实在陡峭,无法大规模带着马匹器械去攻城。一群纯步兵想攻城,那是天方夜谭。
更重要的的是,鼎德要对付北戎在南边的进攻,不能贸然分兵。
如今要破局,只能依靠朝廷支援。
只要朝廷肯派兵拿下天沙城,南边的哈丹部众必然回防,到时候他们便可趁机反攻,收复失地,突破包围。
他就怕嘉佑帝因为他先前未曾听命在冬天主动攻打北戎而对他心生不满,不肯为了少数的边军与边城百姓们冒险调走禁军。
所有人都在焦灼地等待着朝廷那边的答复。
终于,在信件发出去的第十三天,他收到了朝廷的批复。
“大将军,朝廷那边怎么说?”
手下尚且存活的将领,个个目光殷切地看着他。
刘渊心中舒了口气:
“同意了。”
众人顿时大喜,彼此碰拳相庆,还有人直白地道:
“哈哈,我就说嘛,这么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朝廷要是不答应那就是傻子!”
“全靠苏德突然退兵啊!”
听到这话,刘渊问负责情报的属下:
“苏德撤走的五万余大军到何处去了,打听到了吗?”
这消息对于接下来的这场仗如何打,非常关键。
那人忧心忡忡地摇了摇头:
“人还没回来。”
这次相当于是跟着苏德大军深入北戎地界了,又要隐藏行踪又是陌生的地方,先前没有舆图信息,自然很难传回消息。
不过,好在盼什么来什么,说完这话刚过了两天,派出去侦查消息的三人便回来了。
刘渊大喜过望,赶紧把人召集过来。
“苏德部众到底去了何处?”
所有将官都目光灼灼地看向回来的斥候兵们。
这三人都是经验老道的斥候兵,虽然一脸泥污,还作北戎人的打扮,却是双眼爆亮,其中一人兴奋地抢先回答道:
“去了阴曹地府!回大将军,他们去了阴曹地府,哈哈哈哈!”
“什么?”
包括刘渊在内的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
还是其中另一个沉稳的斥候兵瞪了那人一眼,然后用更专业化的语言回答道:
“禀大将军,苏德五万余部众在牛安山附近遭到伏击,死伤十之有九,除了百余人逃脱,三四千被俘,其余皆被全歼!”
这话一出,众人沉默了好一会儿,主要是太震惊了,对他们来说如此有利的消息,简直是好到让人难以相信。
“此话当真?”
“那可是五万余人啊,还是北戎悍兵,怎么会突然就被歼灭?”
好一会儿后军帐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质疑声。
“小的们亲眼所见,绝无差池!”三个斥候兵异口同声道。
刘渊此时才强自稳住略有些发颤的手,尽量平稳地问道:
“可知是哪方势力伏击了苏德部众?”
说到这,那最沉稳的斥候兵也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