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chap_r(); 她这人一向有记账的习惯,觉得这样心里有数,她自己也踏实。从柜子里翻出记账的本本,打开查看一下。
上面有总资产数目:八十二块七毛四分。
上次去镇上供销社花费为十二块三毛。
收鸡蛋一百三十二个,花费四块四毛。
这次去县城她拿了二十块,但没有全部花光。
在医院买了塔糖九颗,一颗四分钱,一共三毛六,干枣一斤四毛,老姜半斤三毛。
合计一块零六分。
废品收购站:旧家具七块,书本报纸一块六。
合计八块六。
百货商店:四斤棉花,一斤七毛,共二块八。
半斤大白兔七毛。
一斤槽子糕一块。
锁头一个八毛。
一包大料一毛五。
蜡笔七根,两分一根,共一毛四。
大前门香烟五盒,每盒一毛五,共六毛。
合计六块一毛九分。
总计:十五块八毛五分。
林小红算了下余额,五十块一毛九分。
看到这个数字不由得抿了下嘴。
虽然这个年头钱值钱,但真花起来还是不够啊。
特别是过几天还要去县城,最起码又是几块打底。
要不,麦乳精先不买了。
反正医生开的条子又没规定日期。
不是她抠,而是这种只进不出的状态让她有些焦虑。
毕竟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她还有三个孩子要养呢。
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开源!开源!必须尽快开源!
林小红将账本放起来,开始翻看报纸。
嗯…怎么说呢,扑面而来浓浓的时代特色。
她好像写不来这种稿子。
至少暂时不行。
而且她也有些担心,怕一个不注意哪里写的不合适会被批。
这么战战兢兢的,估计也写不来太好的文章。
投稿这项暂时pass。
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画一些封面,这个她是熟练工啊。
如何构图,如何调色,怎么渲染…她都懂。
不过还是要多看看如今年代的插图,这叫“入乡随俗”。
不过也没多大问题就是了,感谢当年金主爸爸们千奇百怪的要求,让她的画风可以随意切换。
唯一怕的是人家画报不收外来稿子。
她准备回头写信问问,还要多找几个可以投画稿的地方。
挠头,还有啥挣钱手段呢?
哎,她给穿越军们拖后腿了。
第28章
◎如何挣钱…◎
林小红废了不少脑细胞,还真让她想到两个可让她发挥的地方。
那就是——墙上标语和小人书。
先说墙上标语,这个在生产队、城镇、县城都可见。
生产队的大队部或者最外围的那家墙上几乎都有。
城镇、县城就更多了。
通常是是白墙红字,写的内容是主~席语、录。
她得承认,这个年代比她写字好看的不少。
但她也有优势啊,她会写美术字和3d字。
她还会画画,可以搞个气氛板报。
总之在这块她很有发挥余地的。
但也有问题,就是如何“入门”。
她总不能傻彪彪的跑去镇政府自荐吧。
她也不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会被看门大爷赶出来吧。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下克/上”。
她爹是第三大队大队长,磨一磨还是有机会的。
或者找熟人搭线,不期然的她想到了三大队能耐人——李爱国同志。
再说小人书,里面的画对她来说问题不大。
不过还要费脑子想情节,而且工作量比较大,还不一定过稿,所以这项被她排在了后面。
至于其他挣钱方式,比如放假下地挣工分或者上山采山珍,林小红也想过,不过她有自知之明,知道她干不来的。
倒是等改革开放,她可以做点小生意。
那时候挣钱就容易多了。
林小红留下几张报纸,准备下午再仔细看看,能不能有有用信息。
她现在要做针线活了。
做月事带。
土黄色的棉布她已经清洗裁剪过了。
她准备做三个草木灰的棉花包。
这个没啥技术含量。
之后将棉花铺开,将草木灰棉花包包裹进去,再用棉布进行包裹。
最后缝上绑带,这月事带就成了。
她这身子月事一向准,每月必来,每次三天。
算算日子,没有几天了。
所以她才这么急着做月事带。
做好了,她又算了下账,如果每个月都要耗费三个“月事带”的话,其实挺奢侈的。
即使价格能接受,但是棉花票、布票搞不来啊。
所以卫生纸票还得弄啊。
另外要做好月事带反复用的准备了。
里头棉花没法子(反复用),草木灰也可以随时更换,这个没啥成本,最外边的棉布只能洗干净再用。
林小红叹着气将月事带锁进柜子里。
前阵子她身子太虚了,需要进补一下,回头做点蒸枣吃吧,补补血气。
又到了做午饭时间。
拍拍手,引起孩儿们的注意,“大江、小溪、小河要做饭了,各自领任务。”
每次干活都积极的三人,这次居然没人动。
林小红仿佛听到了“我玩完这把的”。
emmmm……她这画报不会买错了吧。
“咳咳…”
李大江终于抬头了,“娘你嗓子疼啊?”
林小红翻了个大白眼,加大音量,“做饭了!”
李大江不情不愿的“哦”了声,“那我烧火。”
这样还可以一边干活一边看画。
李溪少有的反驳,“烧火一向是我的活儿。”
李小河抬头看看,又低头翻小人书了。
林小红一拍脑门,直接上手,将所有画报、小人书全锁进炕柜里。